沐创大讲堂|第九期——高速串行接口电路设计技术与发展趋势

发布时间:2024-02

各位小伙伴们,秋尽冬藏,又到年尾啦

快来看看我们《沐创大讲堂》有什么好收藏

本期我们请到了清华大学

集成电路学院的贾海昆教授

为大家带来高速串行接口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

1.png


1.高速串行接口背景

高速串行接口,就是我们常说的SerDes(Serializer&Deserializer),之所以存在这种接口,其目的在于负责以极高的能效传输数据,其能效与信道损耗有关,大致在1-10pJ/bit量级。

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,高速串行接口的速度也在同步提升,大约每四年单通路传输速度就会提高一倍。

那么,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高速串行接口呢?别着急,举几个例子你就能明白了。

例:

传统的AD/DA采用LVDS接口输入输出,存在管脚多、走线复杂等缺点,针对该情况,JEDEC颁布了JESD204B/C串口标准,该标准用到了高速串行接口的技术,它在AD内部把并行数据转化成高速的串行数据,此外,JESD204B/C串口标准还具备确定性延时、同步等功能,204B支持12.5Gbps,204C支持32Gbps,当前,JESD204B/C已成为了商业AD/DA的绝对主流。

2.png

在处理器相关领域也有很多高速串行接口的应用:

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从处理器到存储的DDR5.0接口;从处理器到周边的PCIe和USB接口;在网络数据传输中,有以太网;这些都是采用了高速串行接口的技术,高速串行接口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提升传输的能效和数据率。

在移动通信方面,手机上的高清摄像头和CPU之间的通信、还有MIPI发布的C-PHY和D-PHY;车载应用领域中Maxim发布的GSML、TI发布的FPD-Link、慷智发布的AHDL、MIPI发布的A-PHY,都是高速串行接口。

介绍完高速串行接口是什么和为什么要用高速串行接口后,贾教授又给我们讲解了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之间的差异。

3.png

相较并行接口,串行接口具有单通道数据率高、对封装要求低等优势,此外,串行接口还具有延时高、能效低、带宽密度低等特性。

随后,贾教授又从高速串行接口的工作距离、工艺选择、学术研究趋势、架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点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性介绍,让大家对高速串行接口有了更深入、更直观的了解。

2.高速串行接口研究现状

在报告的第二部分,贾教授重点介绍了eTopus和Intel在高速串行接口的研究现状。

eTopus

eTopus在2016年采用28nm工艺设计SerDes,2017年起采用16nm/12nm FinFET工艺设计SerDes,其中采用16nm做了56Gb/s的SerDes,采用7nm做了112Gb/s的SerDes。

eTopus用这两颗芯片的研究成果形成的论文被ISSCC 2021收录。

4.png

Intel

Intel发表在ISSCC 2021上的论文中提及的芯片是文献中公开报道的首款224Gbps的SerDes发射机,该芯片使用10nm FinFET工艺,采用DAC-TX方案。

5.png

该芯片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,是采用4相28GHz时钟,大量采用电感提升时钟质量。该论文指出,采用电感方式,可以减少45%的抖动、减少28%的功耗、但是背后的代价是芯片的面积。

该芯片的第二个关键技术点在于,高阶输出宽带网络。该技术点的应用对输出节点的带宽要求非常高,针对该问题,Intel在芯片设计时加入了一些电感去和电容谐振去拓展带宽。该芯片中用到了4个电感,去和5个集成电容进行谐振,这样整体就形成了一个9阶的贝塞尔滤波,由此形成一个更高的带宽。

第二年,Intel又做出了首款224Gbps的SerDes接收机,采用5nm FinFET工艺,实现了优秀的1.41pJ/bit能效。

6.png

3.高速串行接口未来趋势

报告后半段,贾教授介绍了高速串行接口技术的发展趋势。贾教授指出,我们对于高速串行接口的需求就是实现更高速率、更高的能效和面向不同距离的应用场景。速率方面,文献中提到的已经实现了224Gbps的速率,但市场上并未实现。那未来是否能达到448Gbps的速率呢,答案并不明了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要实现高速串行接口448Gbps的速率,是需要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共同努力提升才能实现的。

另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,多种技术体制融合,满足多场景互联的带宽、密度和能效要求。以接口为例,除了高速串行接口外,还可以有并行接口、短距串行接口(XSR SerDes)、共封装光接口(CPO)等。


4.总结

报告中,贾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组在高速串行接口领域的研究成果,包括数字直接调制解调收发机和应用于JESD204C的物理层串口芯片等。

报告最后,贾教授总结道,高速串行接口负责以极高的能效传递数据,围绕数据传输发展出了完善的技术体系,而其中最关键的技术点是始终数据恢复和均衡技术。随着速率的发展,高速串行接口将朝着高速、高能效、多体质融合方面发展。

无锡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建筑西路777号A3幢12层
北京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号东升大厦B座906A
深圳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金骐智谷大厦1004
TEL:0510-81805885